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

网上有关“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辛弃疾《木兰花慢》: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啼酒只依然。目断秋宵落雁,醉来时响空弦。《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余愁,山深闻鹧鸪。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 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岭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友情送别诗

送别1

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1,借问行人归不归。

注释

1. 这首诗见于崔琼《东虚记》,作者姓名不载,大约作于隋炀帝大业年间。

2. 柳条折尽: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

王勃

城阙辅三秦2 ,风烟望五津3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4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5 。

无为在岐路6 ,儿女共沾巾。

注释

1. 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指蜀地。

2. 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 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 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 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比邻:近邻。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 无为:不要,不用。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评论

1. 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骨气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吏部,并极虚怀,非溢美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

2. 王(勃)工写景,遂饶秀色。至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是理至不磨,人以习闻不觉耳。张曲江“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亦即此意。(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清·孙洙《唐诗三百首批》)

送魏大从军1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2,魏绛复从戎3。

怅别三河道4,言追六郡雄5。

雁山横代北6,狐塞接云中7。

勿使燕然上8,唯留汉将功9。

注释

1. 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

2.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唐朝时匈奴族已经消亡,这里借指进犯唐朝的少数民族,并暗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意。

3.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以和戎政策为晋国解除了山戎等边患,这里借指魏大。从戎:从军,参军。

4. 三河:古代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大致是今河南洛阳附近黄河南北一段。

5. 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后来西羌作乱,赵充国年已七十余,还驰马金城,击破敌军,振旅而归。六郡: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金城六郡,是汉代防御匈奴等外族的西北前线。

6. 雁山:即雁门山,又名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山势险峻峭拔,山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名雁门关,自古为戍守重地。代:即代州,辖境相对于今山西代县、五台、繁峙、原平等地,是护卫中原地区的屏障。

7. 狐塞:即飞狐塞,在今河北涞源飞狐口。云中:唐代郡名,在今山西大同。

8.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经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9. 汉将:指窦宪。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

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注释

1. 陈章甫:江陵(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这首诗是他罢官后启程回乡时,李颀赠别之作。

2. 阴:同“荫”。

3. “青山”二句:是说陈章甫因朝夕相见的青山而起思乡之情。一说因为思乡很快就回来了,意即早晨辞别故乡的青山,晚上又见到了。嘶:马鸣。

4.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5. 虬:蜷曲。大颡(sǎng):宽大的脑门。

6. 贮:保存。

7. “不肯”句:是说不肯埋没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业。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赞美,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顺。草莽:

8. “东门”二句:写陈章甫虽仕实隐,只和作者等人饮酒醉卧,却把万世看得轻如鸿毛。酤(gū)酒:买酒。曹:辈,侪。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

9. 津口:渡口。

10. 郑国游子:李颀自称,李颀寄居的颖阳(今河南许昌附近),是春秋时郑国故地,故自称“郑国游人”。

11. 洛阳行子:指陈章甫,他经常在洛阳、嵩山一带活动,故称。

12. “闻到”二句:听说你在故乡相识很多,你已经罢了官,现在他们会如何看待你呢?故林:故乡。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故林。”

送魏二 1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2,愁听清猿梦里长3。

注释

1.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县尉时所作。

2. 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潇水汇合,称为潇湘。

3. 清猿:凄清的猿啼声。

评论

1. 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清·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2.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庸《诗境总论》)

送柴侍御 1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2 ,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

注释

1. 这首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县尉时。

2. 武冈:今湖南武冈县。

芙蓉楼送辛渐1

其一

王昌龄

寒雨连天夜入吴2 ,平明送客楚山孤3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4。

注释

1. 本题共二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贬官岭南归来作江宁(今江苏南京)丞时。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俯瞰长江。

2. 吴:指今江苏一带地区。

3.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楚山:长江以北的山。长江下游江北淮南一带古时属于楚国,故称。

4. “一片”句:比喻自己心地冰清玉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送沈子归江东1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2 。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

注释

1. 沈子:一作沈子福,作者的友人。江东:长江自九江以下向东北方向流去,故称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江东。

2. 罟(gǔ)师:渔父,这里指船家。罟:鱼网。临圻:地名,在今江苏省江阴一带。

送元二使安西1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2 ,客舍青青杨柳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 。

注释

1. 元二:安西:即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是唐代设置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里指它管辖的地区,在今天新疆自治区境内。

2. 渭城:秦朝都城咸阳,汉时称为渭城,其址在长安附近。这里用来指长安。浥(yì):沾湿,浸润。

3. 阳关:古关塞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故人:老朋友。

评论

1. 唐人犹用意小诗,其命意与所叙述,初不减长篇,而促为四句,意正理尽,高简顿挫,所以难耳。故必有可书之事,如王摩诘云:“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行者为可悲,而劝酒不得不饮,阳关之词不可不作。(宋·范温《潜溪诗眼》二十五)

2.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岂不一唱三叹,而气韵衰飒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此论盛唐、晚唐三昧。(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3. 初唐绝,“蒲桃美酒”为冠;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中唐绝,“回雁峰前”为冠;晚唐绝,“清江一曲”为冠。(同上)

4. 孔文谷曰:“绝句如王摩诘‘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与‘渭城’一篇,……皆风人之绝响也。”(明·谢榛《四溟诗话》)

5.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6. 七言,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昔李沧溟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压卷,余以为未允。必求压卷,则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清·王士禛《万首绝句选凡例》)

齐州送祖三 1

王维

相逢方一笑 ,相送还成泣 2。

祖帐已伤离3,荒城复愁入 4。

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 5。

解缆君已遥 ,望君犹伫立 。

注释

1. 齐州:今山东济南。祖三:即王维的好友祖咏,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称。

2. “相逢”句:是说才得相逢一笑,随即又哭泣相送。方:才。

3. 祖帐:为送行饯别搭设之帐。祖:出行之前祭祀路神称祖,后来借指送别。

4. 荒城:指济南城。

5. “天寒”二句:天气清寒,远山显得更加明净;日暮时分,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长河的水流声显得更急了。

6. 缆:系船的缆绳。

7. 伫立:久立。

送别

王维

送君南浦泪如丝1,君向东州使我悲2。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注释

1. 南浦:面南的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浦:水滨。

2. 东州:这里指兖州,友人要去的地方。

3. 为报:为我带个口信。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3。

但去莫复问4,白云无尽时。

注释

1. 饮君酒:斟酒给友人饮。

2. 何所之:到哪里去。之:去,往。

3. “归卧”句:指归隐南山。南山:指终南山。陲:边。

4. “但去”二句:化用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意。但:只管。

评论

1. 此诗为王维在官送友人归山之作,故问答多有山中况味语。末二句可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媲美,是深识南山的美语和与世决绝语。《西清诗话》:“王摩诘诗浑厚闲雅,但如久隐山林之人,从成旷淡也。”(王达津《王维孟浩然选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4。

注释

1.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 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3.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4. 随风:一作“随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地区。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州桐梓县,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县,在今湖南沅陵县。

评论

1. 太白绝句,每篇只与人别,如《寄王昌龄》、《送孟浩然》等作,体格无一分形似。奇节风格,万世一人。(桂长祥《李诗选》)

2. 曹植《怨诗》:“愿作东南风,长逝入君怀。”又齐濣《长门怨》:“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而白兼裁其意,撰成奇语。(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3. 太白“杨花落尽”与乐天(应为元稹)“残灯无焰”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毛先舒《诗辨坻》卷三)

4. 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清黄生《唐诗摘抄》)

5. 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6. “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7. 三四句言此心之相关,直是神驰到彼耳,妙在借明月以写之。(李瑛《诗法易简录》)

赠汪伦1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

桃花潭水深千尺3,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 汪伦:安徽泾县的村民。天宝末年李白游泾县时,汪伦常以美酒招待李白,李白临行前即作此诗留别。

2. 踏歌: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脚踏地为节拍的歌唱方式。

3. 桃花潭:在泾县东南一百公里处。

评论

1. 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酝酒以侯之,复临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后人效之,如“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语非不佳,终是杞柳杯棬。(唐汝询《唐诗解》)

2.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3. 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 炉炼,“将”字、“忽”字,有神有致。(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4. 言汪伦相送之情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李瑛《诗法易简录》)

5. 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入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堪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于源《琐窗灯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故人西辞黄鹤楼2,烟花三月下扬州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昌县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古代传说仙人王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这里,又传说费文炜在这里驾鹤登仙而去,故而得名黄鹤楼。之:往,到。广陵:今江苏扬州。

2.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黄鹤楼在扬州之西,故云。

3. 烟花:形容春天花柳明媚、云气氤氲的景象。

4. 下:自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故云。

评论

1. 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汝询《唐诗解》)

2. “下扬州”着以“烟花三月”,顿为送别添毫。“孤帆远影”句,以目送之,“尽”字妙。“惟见”句,再托一笔。(黄叔灿《唐诗笺注》)

3. 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之妙。(《唐宋诗醇》)

4. 不必作苦语,词等诗如朝阳鸣凤。(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5. 襄阳此行,江程迢递,太白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1,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 2,孤蓬万里征3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注释

1. 北郭:北城外。郭:外城。

2. 为别:作别。

3. 孤蓬:比喻孤身漂泊之人。蓬:蓬草,常随风飘转,故用以比喻漂泊之人。征:远行。

4. 浮云:漂浮无定的云,比喻友人。

5. “落日”句:落日徐徐落下,似有所依恋,像是自己眷恋友人的心情。故人:指李白自己。

6. 萧萧:马嘶鸣声。斑:分别。

评论

1.三、四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故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2.前解叙送别之地,后解言送友之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1

李白

醉别复几日2,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3。

秋波落泗水4,海色明徂徕5。

飞蓬各自远6,且尽手中杯。

注释

1. 鲁郡:即兖州,天宝元年改为鲁郡。石门: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杜二甫:杜甫,排行第一,故云。

2. “醉别”句:天宝三年,李白、杜甫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面同游,随即分别;次年春,又在鲁郡相会,同游齐州(今山东济南);同年秋,二人再次在鲁郡相会,然后杜甫又告别李白,西去长安。

3. 樽:酒杯。

4. 泗水:在今山东境内。发源于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故名“泗水”。

5. 徂(cú)徕(lái):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7. 飞蓬:飘荡无定的蓬草,比喻漂泊无着之人。

别董大

其一1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2,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

1. 董大:可能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他排行为大,故曰董大。

2. 曛(xūn):日色昏黄。

其二

六翮飘摇私自怜1 ,一离京洛十余年2 。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注释

1. 六翮(hé):健壮的羽翼。翮:翅膀,羽翼。

2. 京洛:即洛阳。因东周、东汉等朝代都曾建都于此,故称京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2,胡天八月即飞雪 3。

忽然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

将军角弓不得控 5,都护铁衣冷难着 6。

瀚海阑干百丈冰 7,愁云惨淡万里凝 8。

中军置酒饮归客 9,胡琴琵琶与羌笛10 。

纷纷暮雪下辕门11 ,风掣红旗冻不翻12 。

轮台东门送君去 13,去时雪满天山路14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

注释

1. 这首诗是天宝十三年到至德元年之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判官:唐代节度使手下协助处理公务的幕僚。

2. 白草:我国西北地区出产的一种牧草,牛马都喜欢吃。干枯时,变成白色,故名。

3. 胡天:泛指西北地区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4. 锦衾:锦缎的被子。

5.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引,拉开。

6. 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唐时设六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唐代也往往尊称节度使为都护。铁衣:铠甲。着:穿。

7. 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百丈冰:形容冰层之厚。

8. 惨淡:

9. 中军:本义是主帅亲自统领的军队,这里借指主帅居住的营帐。饮归客:请归客饮酒。

10. 胡琴、琵琶、羌笛:都是西域的乐器。

11. 辕门:军营之门。古时驻军,以两车的车辕相对交叉作为营门,称为辕门。

12. “风掣”句:是说军棋上落雪结冰,冻得很硬,风吹不动。掣:牵,这里指风吹。翻:飘扬。

13. 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置有静塞军。

14. 天山:横贯新疆东西的山脉,长六千余里。

送严士元1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2,水国春寒阴复晴2。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3。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4。

注释

1. 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2. 棹:船桨。阖(hé)闾(lǚ)城:指苏州。阖闾是春秋时吴国君王,因苏州是吴国都城,故称其为阖闾城。

3. 水国:即水乡。

4. “草绿”句:是说春草有情,一直绿到了万里外的湖南。湖南:严士元要去的地方。

5. “青袍”句:是说这小小的官职耽误了自己。青袍:唐代八九品的下级官员穿青色官服。儒生:指刘长卿自己。

送李端1

卢纶

故关衰草遍 ,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 ,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2,多难识君迟3。

掩泪空相向4,风尘何处期5?

注释

1. 李端:唐代诗人,与卢纶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2. “少孤”二句:是说因为少年孤苦,很早就称为浪迹他乡的游子。

3. 识君迟:相见恨晚之意。

4. 掩泪:擦泪,拭泪。相向:相对。

5. “风尘”句:是说前路艰险,何时才能再相会呢?风尘:行旅艰辛。期:邀约,会合。

送桂州严大夫1

韩愈

苍苍森八桂 2,兹地在湘南 3。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 4,家自种黄甘 5。

远胜登仙去 ,飞鸾不假骖 6。

注释

1. 桂州:在今广西桂林。严大夫:即严谟。

2. 森:树木丛生茂盛。八桂:神话传说中的八株大桂树,《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番隅东。”也是广西的代称。这里语意双关。

3. 兹:此。湘南:指湖南南部。

4. 输:交纳,献纳。翠羽:翠鸟。羽:羽毛,代指鸟。

5. 黄甘:橘、柚、柑之类**外皮的水果。甘:甘甜的味道,代指水果。

6. 飞鸾不假骖:意即不愿乘鸾成仙而去。凤鸾:凤凰一类的鸟,时常为神仙乘骑。假:借助。骖(cān):四马驾车,两旁的马称为骖。这里是驾御的意思。

评论

1. 东坡云:“退之诗‘江作青罗带’,子厚诗‘海上群山似剑鋩’,子瞻为之对曰:‘系懑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鋩山。”(《韩昌黎全集》)

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2,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1.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今安徽宣城县),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因他曾经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遂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2. 劳歌:送别之歌。

3. 西楼:指送别的谢公亭。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1,浩然离故关2。

高风汉阳渡3,初日郢门山4。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5。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6。

注释

1. 戍:边防区域的营垒、城堡。

2. 浩然:正大刚直的样子。

3. 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武汉。

4. 郢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5. 棹:船桨,代指船。

6. 尊:酒器。离颜:指离情。

评论

1. 起调最高。(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

旧体诗和新体诗有什么区别,旧体诗有那些要求

1、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2、青檀树下

作者:路也

你可知道,这棵千年老树

扎根在石灰岩的缝里

名叫青檀

它是制作宣纸的原材料

体内该藏有多少天下文章锦绣河山

我们坐在树下喝茶

用的是木鱼石茶具,石料就采自这山中

茶叶叫灵岩青,产于不远处的茶园

沏茶的水离得更近,顺着这棵青檀的裸根往北看

舀自七步以外的那眼清泉

烹茶时点燃的是酸枣树枝

由樵夫晃晃悠悠地挑来

你再看,我这一袭布衣的倒茶人,那么勤勉

也是地地道道本地产

这个秋末的午后,风多么清,天多么蓝

一只狸猫在菊花丛里卧眠

客官,不要急于上路,请多喝几盏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3、去山顶种一棵橡树不是松树

作者:小引

去山顶

种一棵橡树

让落单的鸟

望着它飞

我曾经想过

在月亮好的夜晚

一个人去那里

看看山下的灯光

就可以了

我靠着橡树

什么都不说

山顶寂静无声

人间若有若无

我的橡树

在微风中颤抖

每一片叶子都不同

每一片叶子都很好

4、致夜树

作者:廖伟棠

永远感谢,夜里的树

你们黑暗中手挽着手,那么安详

你们要去哪里呢,能否把我也带上?

永远慰藉,黑中之黑

你用蓝色墨水在我身体绘画一切

花绽、虫飞,但我不在此身上

永远美丽,抚扪着新月

你们相爱而不相防,婆娑着相忘

人世间何事,第一万个夏天临漾

5、树

作者:周梦蝶

等光与影都成为果子时

你便怦然忆起昨日了

那时你的颜貌比元夜还典丽

雨雪不来,啄木鸟不来

甚至连一丝无聊时可以折磨自己的

触须般的烦恼也没有

是火?还是什么驱使你

冲破这地层?冷而硬的

你听见不,你血管中循环着的呐喊?

“让我是一片叶吧!

让霜染红,让流水轻轻行过……”

于是一觉醒来便苍翠一片了!

雪飞之夜,你便听见冷冷

青鸟之鼓翼声

6、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一、区别

1、概念不同

旧体诗的概念:

在现代,旧体诗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与现代的新诗相区别,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新诗出现以前,自《诗经》以来的辞赋、古风、律绝、词曲等,与“古典诗歌”的意思相近。二是指新诗诞生后,现代人用古典诗歌形式创作的主要表现现代人生活和情感的诗歌作品。50~60年代,各界人士也多有写作旧体诗词的。

新体诗的概念: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人是谢朓。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新体诗是由古诗到律诗的过渡形态。新体诗的代表作家是谢朓、沈约。

2、特征不同

新体诗的特征:

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已相当考究,其主要表现为押平声韵者居多,押本韵很严,至于通于通韵,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句式渐趋于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讲求写作技巧,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已大量出现,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诗中。

第四,革除了刘宋时元嘉体诗痴重板滞的风气,追求流转圆美和通俗易懂的诗风。

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诗的意境,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旧体诗的特征:

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但形式相同的有新思想的诗是新诗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目前,旧体诗创作中,有一部分在格律上严格遵循古典诗歌原来的要求,有些则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尽管新诗已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但旧体诗的创作没有中断,旧体诗创作者在探索以这种体式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做了不少尝试。

3、风格不同

新体诗与旧体诗相比起来,新体诗更自由,运用了白话文,打破了格律的束缚,不押韵,不用标点。

二、旧体诗的要求

旧体诗的格律十分严谨,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素:?

1、诗的韵格:?

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古体诗、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为诗,可以说这是诗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更多的字,配置于诗的一定位置(每联的对句即双句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同声效应,声音回环之美。押韵的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的和谐和美感,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记之容易。

2、诗的声律:

旧体诗,特别是近体词,十分注重平仄的粘对,声韵的协调。诗的格律主要就是平仄的格式和规律。

3、诗的对仗?

诗文词句的对偶,叫做对仗。其基本特点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使之象古代的仪仗队,两两相对,故名对仗。?

讲究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循的格律之一,是中国诗歌区别于西方诗歌的显著特征,它可以使句法转换而不雷同,避免了单调平板,增加了诗的韵味,富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扩展资料:

新体诗主要流派:

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蕙的风》,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陈梦家、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他们努力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追求诗歌的现实性、象征性和哲理性,注重诗人内心的感受。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代表作品:陈敬容《珠和觅珠人》,穆旦《赞美》等。

现实浪漫派——这个命名有些牵强,也许源出于毛老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写作原则。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期,遵循的是一条专制文学道路,即所谓的遵命文学或革命文学。在近三十年的历史跨度里,诗歌的调式惊人的统一。

代表诗人有郭小川、闻捷、贺敬之、张志民、田间、李瑛、李季、严辰等。代表作品: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李瑛《酒肆》《鲁迅》,闻捷《苹果树下》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民主革命时期诗歌流派或诗群还有早期写实派(冯至、冰心、刘半农、胡适等)、早期浪漫派(郭沫若、田汉等)、中国诗歌会(芦荻、王亚平、蒲风等)、晋察冀诗派(田间、陈辉等)等,这些流派影响不是很大,或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诗学主张。

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傲南]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hnjsjm.com/hainin/8569.html

(3)
傲南的头像傲南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傲南的头像
    傲南 2025年09月09日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傲南”

  • 傲南
    傲南 2025年09月0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

  • 傲南
    用户090907 2025年09月09日

    文章不错《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关于李瑛七十年诗精选 上下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