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如下: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跟随着它,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地上蚁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最终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不断求知新知识,愚蠢的人不学新见识,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拼音:lǎomǎshítú)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该成语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万物皆有灵性。世间万物皆平等,世间万象也均能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所以应该将其视为人类的良师益友,与其平等相处,敬畏、尊重、善待并珍惜它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此告诫: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能够在某个方面发挥指引、引导作用,因此,做事情要多动脑。
应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应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求教,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更进一步地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实现提升和超越。
知识拓展:
清·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清·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刘绍棠《敬柳亭说书》:“这条航线,过去我已经往返两趟,虽然算不得老马识途,可也并不感到激动和新鲜了。”
所谓老马识途,多听一听前辈的意见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老李老马识途,跟著他走一定不会迷路。他从小就很热爱学习,犹如老马识途,志在千里。
老马识途文言文解释
老马识途的文言文翻译注释如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老马识途,壮马送行。”
“老马识途”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作者韩非子是韩国的公子。《说林上》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一些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在《说林上》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由于路途遥远和时间过长,他们在返回途中迷失了方向。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道理: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老马一样,它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道路和地形了如指掌,因此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经验丰富、熟悉情况的人。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赞美那些有经验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那些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人,要他们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老马一样,它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道路和地形了如指掌,因此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老马识途”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告诉我们要尊重和珍视经验,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匹“识途的老马”。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检举 | 2011-7-21 19:14 最佳答案 “老马识途”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原文:
管仲、隰朋(1)从于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而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马而随(9)之,遂(10)得(11)道。行(12)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3)山之阳(14),夏居山之阴(15),蚁壤一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圣(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21)师(22)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23)之智,不亦过(24)乎?
注释:
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伐:讨伐
3.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现在的滦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处于
14.阳:山之南水之北
15.阴:山之北水之南
1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凭借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难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过:过错
译文: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道理如下:
翻译:在古代,周公旦执掌政务,他对待人民就如同驾驭一匹马一样,小马被引导入坑中,当驾车行驶时,用金铃吸引它,说:“来”;当它靠近时,说:“已”;已经靠近时,说:“前”;已经前进时,说:“不可”;既然不可前进,就说:“止”;既然停止,就说:“行”。所以,古代智者能够识别出道路。
道理:"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经验丰富的人在熟悉领域内常常能够准确判断和引导,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就像驾驭老马一样,他们能够轻松辨别方向,明确前进的路径,避免错误。这个成语传达了以下几个道理:
1、经验重要: 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挑战。老马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在困难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
2、知识指导: 知识是引导人们前进的明灯,它使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老马能够识别方向,正是因为它对道路有了清晰的了解。
3、稳重谨慎: 老马识途的能力来源于它的稳重和谨慎。在面对未知的情况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冷静、稳重,不要轻率行动,以免陷入困境。
4、引导他人: 经验丰富的人除了能够自己识别道路,还能够帮助他人,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向那些有经验的人请教,获取宝贵的指导。
综上所述,“老马识途”这个成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蕴含了许多有益的道理,鼓励人们通过积累经验和知识,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明确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于“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君泽拂风]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hnjsjm.com/hainin/134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君泽拂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老马识途的...
文章不错《老马识途的译文及注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