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

网上有关“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岭南,在历史上,大致指我国今天的广西,广东,海南,福建西南部和台湾等地。这个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雨水充足,多山多江河,动植物资源众多,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地里钻的,在这里应有尽有。

原来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自古便已养成

不过在岭南未开发以前,这里在古代就一直被中原的历代政权认为是蛮夷之地,虽说自然资源丰富,但生存条件也极为恶劣,这里瘴疠盛行,湿热蚊虫多,疟疾横行,雨林沼泽分布广阔,也就造就了毒蛇猛兽遍地都是。有可能今天一大早出去摘个果子或猎只兔子什么的,有可能就回不来了,就算回来了也有大概率染上疟疾,这每天出门都得跟家人提前交代好后事呐,要不走得太匆忙了落下孤儿寡母可怎么办。所以早期的岭南人寿命一般都不高。

直到北宋时期,这里仍是罢黜流放官员的地方,比如大名鼎鼎的北宋第一吃货博主苏东坡就曾被贬至此。正因为此地环境恶劣,居住此地的古越人就不得不进行广泛的食源开发,久而久之造就了该地人民敢吃、会吃、爱吃、能吃的习性。

但相对来说,上帝是公平的,给古代岭南人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又给了他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这里遍地野果,在中原地区尚属贵重的水果,在这里随处可以采集获取,跟不要钱似的,不对,本来就不要钱,当时中原人来这里看到岭南水果,吃岭南水果的场景正如今天日韩人民来我国大啖水果的场景。

另一方面江河湖泊众多,又濒临海洋,使得这里水产资源丰富,而在长期的食用海鲜过程中,总结出了如何去除腥味的经验,这一饮食习惯一直影响到后代,使得今天岭南地区的人民喜食海鲜和擅烹海鲜的特色闻名全国,但痛风的病患人群也是全国居首。晋张华《博物志》载:?东南之人食水产,龟、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

既然水里游的都能吃了,那陆地上走动的更不用讲了。野味也是古越人的一大嗜好,《淮南子?精神训》道:?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得之而弃之无用。?可见在中原人弃之不食的蛇在越人看来,却是上好的佳肴,而越人擅烹蛇肉的风尚,至今在广东等地区依存。

朱彧的《萍州可谈》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北宋吃货博主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时,其夫人朝云有次上街,看到有卖羹汤的,以为是海鲜,便买了一盏食用。当她吃完后得知是蛇羹后,马上吐了出来,之后?病数月竟死?。而东坡夫人吃蛇羹不久便去世的原因到底是给吓得发病的,还是原本就有旧疾,尚很难说。

因为也没见东坡先生去摊主那边闹事,北宋又没食药监局,也没法取证。不过岭南人吃蛇,不管有毒与否,皆吃!

唐人刘恂《岭表录异》也有记载岭南人好食野味的习俗:鸮(xiāo,即猫头鹰),用以制鸮炙;孔雀,用以制脯、腊;鹧鸪,用以制羹、脯等。

周去非《岭外代答》载:?至于遇蛇必捕,不问短长;遇鼠必执,不别小大。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炸而食之。?

可见岭南地区的人,对于野味,不是烤就是炒,甚至还有用炸的,真是无所不食。这些饮食风俗都与早期古越人当时低下的生产水平分不开的,当时可供给的食物十分有限,使他们不得不依赖自然的恩赐,而得天独厚丰富的天然饮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他们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遂使得他们的采集渔猎的经济模式世代延续下去,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与中原地区风格迥异的饮食之风,而这股生猛的饮食之风在今日的闽粤人身上依旧有不少遗风存在。

但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鉴于过去的饮食史发现,食用野味是极其危险的,这主要是许多野味是各种病毒的载体或源头,这直接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野味我们要禁止捕获乃至食用,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个人的健康饮食问题,还在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问题。

蛇肉是清毒的,在我们这如果有皮肤问题喝蛇汤是可以治的。而且,夏天我们常喝蛇汤退火

楼上的太复杂了吧 狸肉哪这么好找?

[所需材料]

200克去骨蛇肉

[烹饪过程]

(1)把去蛇皮及内脏成蛇壳。到肉菜市场及野生动物商店去买蛇壳。 (2)把蛇壳切成几段,放锅里加水煮60--70分钟,捞出,拆去骨,把蛇身切成丝。用酱油、黄粉、花生油加配料鸡丝或猪瘦肉丝拌匀,再放少许陈皮丝和韭黄、冬菇丝。把煮蛇的汤过滤,放锅内煮沸,投入蛇肉丝、盐和鸡、猪肉丝。煮八成熟时,加入陈皮丝等配料、熟酱油,再勾入薄芡,使汤呈稀糊状,撒上韭黄,即可出锅装盆。吃时,加少许胡椒粉,鲜香味扑鼻。 (3)家庭制作1大碗蛇羹,约需200克去骨蛇肉,配料可酌情搭配。 (4)用蛇肉也可煮汤,制法较简单。将蛇肉配上瘦猪肉、鸡肉、加水煮2小时便成,吃时放点盐、胡椒粉,味道十分鲜美。 特点:蛇肉味美,汤胜鸡汤,席上珍肴,兼治风湿类疾病。

三丝烩蛇羹

主料

青蛇肉500克,熟鸡肉50克,熟猪肉50克,水发香菇50克,煮酥白木耳150克。 辅料葱5克,姜25克,克皮甘蔗250克,桂圆肉5克,陈皮5克,生粉适量,黄酒、精盐、熟猪油、味精各适量。制法

①蛇肉洗净,入砂锅中,加清水、姜(留5克)、甘蔗段、桂圆肉、陈皮,煮沸后用文火焖煮半小时,捞起,去骨,肉撕成丝。

原汤滤清。

鸡、肉、香菇均切丝。 ②炒锅置熟猪油20克烧热,入葱及姜片爆香,去葱、姜,下蛇丝略炒,加原汤煮沸,用文火煮10分钟,入熟三丝、白木耳、酒、盐,煮5分钟,加味精,湿生粉勾芡。特点

蛇肉异鲜。

鲜嫩、鲜美腴香馥郁、祛风湿强筋骨。

关于“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森河]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hnjsjm.com/hainin/11750.html

(14)
森河的头像森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森河的头像
    森河 2025年09月18日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森河”

  • 森河
    森河 2025年09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 森河
    用户091802 2025年09月18日

    文章不错《岭南啥都吃的生猛饮食习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内容很有帮助